长城资源调查共覆盖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北、青海、新疆等十五个省(市)区,采用了田野考古调查的专业方法,并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对明代长城的调查,开创性的建立了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合作、考古调查与测绘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由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和协调,长城沿线各省级文物和测绘部门的考古、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联合组成144个调查队(组),分工协作。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200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在中国文化遗产院设立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2007年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图一一  明长城资源调查组织机构示意图


图一二  国家文物局、测绘局合作协议签署现场


  图一三  长城资源调查启动会

  国家文物局根据长城的时空分布规律,统筹安排,确定了“明长城资源调查”和“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两个阶段的工作。
  调查工作分为前期准备、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几个步骤进行。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绘制工作计划用图、划分调查区域、开展试点工作,积累调查经验、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制度、开展国家和省内两级培训,进行人力准备、建立两级长城资源调查组织机构、为队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等。


图一四  甘肃长城资源调查试点工作
 
   
  图一五  甘肃试点报告


  图一六  长城资源调查部分规范、规程文本
  


  图一七  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方案、评审方案等
  


  图一八  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培训班授课现场
  
  
  图一九  各省培训班授课现场(以辽宁省为例)
  
  
  图二〇  现场培训

  野外调查工作包括:
  1)确定调查对象。包括:长城本体、附属设施及相关遗存等。2)利用1:1万影像图、地形图、航拍片作为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用图,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现场标绘确认。3)利用GPS等设备采集相关数据,作为日后数据整合的原始资料。4)调查人员需每天填写调查日志,对调查对象进行文字记录,并填写长城资源调查登记表。5)按规定精度要求对所采集的GPS数据及其他量测数据进行校核、保存和记录。6)原始文字及数据资料由专人临时归卷管理。7)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结合文献和前人经验,判断墙体的时代。8)对长城墙体长度进行精确测绘。


  图二一  现场标绘
  


  图二二  标绘图
  


  图二三  全站仪现场测绘

  
  图二四  拍照记录
  
  
  图二五  摄像记录
  
  
  图二六  测量射孔间距
  
  
  图二七  明长城新发现遗迹举例(火池•••天津)
  
  
  图二八  明长城新发现遗迹举例(居住遗址•••天津)
  
  
  图二九  队员风餐露宿
  
  
  图三〇  雪中调查
  
  
  图三一  翻山调查
  
  
  图三二  涉水调查
  
  
  图三三  午后队员在长城脚下临时休息
  

  项目组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工作指导,质量监控,以及严格按标准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级验收等措施保证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图三四  长城资源调查座谈会


  图三五  长城资源调查阶段性工作会议
  
  
  图三六  项目组赴调查现场验收

  
  图三七  室内验收

  调查工作得到了长城沿线地方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技术支持: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      邮编:100029
E-mail:cachbgs@sina.com   总机:010-84642221  传真:010-8465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