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文研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曾承担国家重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项目,如山西永乐宫建筑整体搬迁保护工程,故宫午门、天坛、明长陵、玉泉山玉峰塔等北京标志性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云冈石窟抢险加固工程,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加固工程,河北正定隆兴寺修缮工程,山东定陶汉墓保护设施工程等。曾完成国家重大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如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揭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器漆脱水修复、广东“南海Ⅰ号”船体及出水文物保护等。曾实施开展国家重大历史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如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等出土文献整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全国馆藏以及文物建档备案等。曾作为更新全国文物修复人才培训基地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至1980年,曾举办4期全国古建筑培训班,共计培养了138名中国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骨干力量。此后,陆续组织了近百次国内外培训项目,累计培养了各类急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千余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文研院始终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与实践作为立院之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学术成就,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文研院紧密围绕国家文物事业发展,落实国家委托的重大基础性工作,积极发挥智库咨询作用。主持完成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编制,参与《“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和论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等重点工作,协助国家文物局完成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与认定、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遴选与巡查,长城保护管理平台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搭建、运维,文物标准化制修订等工作。
文研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系列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和一批国家文物保护重大专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项。目前拥有有效专利14项。同时,院内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150余项,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10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0余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项目和申报项目和40余项世界文化遗产和预备名单的保护管理规划、设计和监测方案,编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完成中长期技术类培训、短期高级技术人才研修、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类培训等70余项培训任务,为全国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近万人次。
   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开展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重大项目,完成尼泊尔九层神庙、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柬埔寨吴哥古迹等多项保护修复工程;与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开展长效合作;践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承担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职责。
文研院以国家文物工作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所获荣誉包括国家科学进步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长创新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佳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方案及文物保护规划、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大奖等。曾多次荣获全国文物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还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7人获外国政府授勋嘉奖,累计2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称号,1人获“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文研院与国际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学术团体、国外著名科学研究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中华司法研究会文物司法研究分会、中华司法研究会文物司法研究分会专家委员会、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均挂靠在文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