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实施事务处”,首任处长由时任北平市长袁良兼任;1949年更名为“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是新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办并管理的文物保护专业机构;1973年更名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1990年与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合并为“中国文物研究所”;2007年8月更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二、主要职责
  (一)坚持党的领导,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国家文物局党组工作部署。
  (二)开展文化遗产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文化科技艺术价值、政策法规、学科体系、标准化体系、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展涉及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重大政策前期研究论证,发挥文物保护智库作用。
  (三)组织实施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监测预警,信息数据系统建设、运行;开展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相关工作;建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基地、文物安全系统指挥平台;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
  (四)开展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勘测、设计、规划、保护、施工、监理等工作;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与服务;承担国家文物保护对外援助工程。
  (五)开展文物保存状况调查、病害检测分析、文物材质研究、文物保护材料研发等;开展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及其效果评价;开展传统工艺技术、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开展修复工艺、修复材料研究;制订文物修复操作规范。
  (六)开展文物和博物馆行业资质资格、专业技术、工程专项培训和国际合作培训。
  (七)开展文物保护类主动性考古调查发掘,出土文献、文物保护标准化等研究及局委托的重大基础工作。
  (八)开展院属企业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九)承担国家文物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文研院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设站单位。

  三、业务成就
  在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文研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曾承担国家重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项目,如山西永乐宫建筑整体搬迁保护工程,故宫午门、天坛、明长陵、玉泉山玉峰塔等北京标志性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云冈石窟抢险加固工程,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加固工程,河北正定隆兴寺修缮工程,山东定陶汉墓保护设施工程等。曾完成国家重大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如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揭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器漆脱水修复、广东“南海Ⅰ号”船体及出水文物保护等。曾实施开展国家重大历史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如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等出土文献整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全国馆藏以及文物建档备案等。曾作为全国文物修复人才培训基地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至1980年,曾举办4期全国古建筑培训班,共计培养了138名中国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骨干力量。此后,陆续组织了近百次国内外培训项目,累计培养了各类急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千余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文研院始终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与实践作为立院之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学术成就,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文研院紧密围绕国家文物事业发展,落实国家委托的重大基础性工作,积极发挥智库咨询作用。主持完成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编制,参与《“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和论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等重点工作,协助国家文物局完成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与认定、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遴选与巡查,长城保护管理平台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搭建、运维,文物标准化制修订等工作。
  文研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系列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和一批国家文物保护重大专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项。目前拥有有效专利18项。同时,院内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150余项,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10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0余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项目和申报项目和40余项世界文化遗产和预备名单的保护管理规划、设计和监测方案,编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完成中长期技术类培训、短期高级技术人才研修、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类培训等70余项培训任务,为全国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近万人次。
  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开展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重大项目,完成尼泊尔九层神庙、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柬埔寨吴哥古迹等多项保护修复工程;与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开展长效合作;践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承担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职责。
  文研院以国家文物工作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所获荣誉包括国家科学进步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长创新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佳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方案及文物保护规划、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大奖等。曾多次荣获全国文物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还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7人获外国政府授勋嘉奖,累计2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称号,1人获“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文研院与国际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学术团体、国外著名科学研究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中华司法研究会文物司法研究分会、中华司法研究会文物司法研究分会专家委员会、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均挂靠在文研院。

  四、未来展望
  进入新时代,文研院在国家文物局的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立足文物保护利用实际,全力落实国家交办的重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任务,推动国家文化遗产科创中心建设。同时谋划了“立足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新业务发展布局,通过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湖北、陕西、四川、江西等地建设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围绕文物保护利用全业务链条开展实践探索。秉承“开门办院”合作理念,整合国内各方科研资源力量,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创建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汇聚公众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文物领域力量。
  2025年,文研院即将迎来建院九十周年。峥嵘九秩,序起新章。站在新历史起点上,文研院将赓续传统专业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发展,持续打造文物保护利用“国家队”,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