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修班在北京顺利结业。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项目二处副处长张海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向东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博教育科技培训学院教务长张晓彤主持结业典礼。典礼伊始,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研修班回顾视频,重温了这段充实而难忘的学习时光。
李向东副院长做项目总结发言,回顾了研修班的丰富内容。本次研修班课程涵盖中国国情概况、世界文化遗产管理、遗址博物馆建设、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等内容,介绍了中国在联合申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组织学员们参观了八达岭长城、故宫博物院等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多家博物馆,前往景德镇深入体验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收获颇丰。李向东副院长表达了对未来与各国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合作的期待。 来自柬埔寨的学员Sanpiseth KIM代表全体学员向中国政府和组织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本次研修班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机会,为建立良好而广泛的合作网络搭建了平台,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深化交流与合作。 来自埃及的学员代表Clair Nassan Lamei Malak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表示此次研修班让自己有幸亲眼见证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卓越工作,从创新的博物馆实践、完善的政策框架到系统的教育策略,中国不仅在守护历史,更在为文化遗产构建充满活力的未来。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科技与人工智能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如 3D 建模、AI 辅助监测等,这些创新方法为她回国后的工作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思路。在实地考察中,景德镇之行让她深受触动,传统工艺与教育、社区的融合,生动诠释了如何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活力。她还提到,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共享的人文体验弥合了文化隔阂,而研修班工作人员的专业与热忱也让她倍感温暖。最后她表示,这次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知识,更结识了新的友谊,为继续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自斐济的学员代表Kuruwale Inise Waseitotoya向中国政府表示感谢。她表示本次研修班让大家深刻体会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通过研修班的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在与各国学员的交流中收获了珍贵友谊。 张海龙副处长代表主办方向全体学员致以诚挚问候,并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协商与对话,增进战略互信,深化相互支持与协作。中国人民愿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尽己所能提供帮助,分享知识与经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挑战与危机,携手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张海龙副处长和李向东副院长共同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和纪念礼品,见证大家的收获与成长。 本次研修班为期14天,来自亚洲、欧洲、非洲、中美洲和大洋洲共7个国家的23名政府官员及专业人员参加。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调研及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让各国学员系统学习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与经验,更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助力,为推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结业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