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综 述


  2011-12-13

  一、机构基本情况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以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修复和培训为主要职责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1949年更名为“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是新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办并管理的文物保护专业机构;1973年更名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1990年,该所与“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合并,成立了中国文物研究所;2007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请示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更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及国家文物局2007年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规定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国家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登录工作;承担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承担文化遗产科学的基础研究、专项研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应用技术研究,推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承担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维修及展示方案设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工作等。
  依据上述职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设国家文化遗产调查登录中心、发展研究所、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建筑保护研究所、岩土文物与遗址保护研究所、教育培训中心、图书馆7个业务部门和办公室、人事处、党委办公室、科研与综合业务处、预算财务处、服务中心6个管理及保障部门。领导班子由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副院长)、副院长、总工程师、院长助理组成。2009年6月成立规划设计所,9月成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二、院科研资源基本情况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占地1.14万平方米,使用面积8500余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使用面积1500余平方米,占17%;实验室用房使用面积1600余平方米,占18%;图书资料库房使用面积1300余平方米,占15%;其他业务用房1200余平方米。此外,配备有食堂、乒乓球室、篮球场、多功能厅等。
  院科研楼初建于1991年。2007年起开始整修,2010年,完成消防系统改造、无负压供水设备改造、庭院地面改造和科研楼安防监控建设等工程。
  现全院共有科研仪器设备204台,其中大型设备(50万元以上)18台,中型设备(20万元以上)14台,20万元以下设备172台;建设了较高标准配置的金属、石质、壁画、纺织品、纸质、陶瓷修复实验室及古建筑结构实验室,并配置了移动实验车。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展文物保护所需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同时可以开展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以及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并配合各种材质文物的修复工作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
  

  院收藏有一批珍贵的善本古籍、历史照片、金石拓片和古建模型。其中院藏古籍近23000余部(18万余册/件),包括善本1700余部,地方志4400余部。其中不乏珍贵的刻本、抄本和稿本,如宋刻本《列子》、元刻本《棋经》以及古代建筑则例,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的《雷氏族谱》抄本,清代学者端方《壬寅消夏录》稿本等。院藏历史照片218182张,内容涉及19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原状及保护与修缮工程实况。院藏金石拓片11738种,内容涉及历代碑碣、石刻、造像、画像砖、法帖、青铜器、玉器、封泥、兵器、钱币等方面。院藏制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古代建筑及斗栱模型59件,其中天津独乐寺、北京西安门、山西南禅寺、佛光寺、应县木塔等中国代表性古代建筑模型尤为精美。院藏古建筑图纸8000余张,包括硫酸纸墨线图、晒蓝图、橡皮纸图等多种类型,其中有1941~1944年张镈先生主持绘制北京中轴线重要建筑实测图,以及中国营造学社、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北京古代建筑修整所绘制的明清古代建筑彩画样式等。2010年,院藏南宋拓王羲之和欧阳询等书《晋唐小楷四种》,南宋拓王羲之书《十七帖》,明拓《史晨前后碑》,明拓《礼器碑》等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三、2010年业务工作综述
  2010年,在国家文物局党组领导和局机关各部门、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我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大局,努力创新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建设步伐,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承担并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
  共完成文物保护工程项目92项,其中规划类项目27项,维修类项目47项,科技保护类项目18项,大运河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等重大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青海玉树震区文物抢险保护工程、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文物保护工程积极推进;援藏、援疆项目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长城资源调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初审等局委托重要工作顺利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受国家文物局和商务部委托,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保护工程二期茶胶寺工程进入实施准备阶段;对北京大学在肯尼亚承担的曼布鲁伊村和卡提布清真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理。
  2、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继续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并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11项,完成2007-2010年度课题中期评审与结题验收39项,申请专利2项。同时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
  参加国际会议和出国培训30余人次;邀请法国国家文物中心主任伊莎贝尔•乐梅斯勒女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10余人来院进行科研交流。同时成功举办了“往昔世界——虚拟重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丝路新篇——中意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展”、“纸之路——第四届东亚纸张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国际会议”等。
  共发表学术论文103篇(其中期刊论文63篇),出版专著6部,申请专利3项,科技成果获奖2项,并完成《文物科技研究》(第七辑)、《中国文物保护科学》(2010年1-4期)的编辑出版工作。
  3、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2010年是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称水下中心)实质性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完成的任务大多具有开创性。承办了首个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在“华光礁Ⅰ号”出水文物与“南海Ⅰ号”沉船发掘保护方案制订、水下考古操作规程的编制起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成功开展水下文化遗产安全防范监控试点工作并举办了我国首届出水文物保护培训班。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组队实施的“南澳I号”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水下工作任务,出水文物1万余件;与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实施的漳州“半洋礁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沉船情况,并出土了近百件遗物,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同时承办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相关事务性工作,与相关成员单位和专业机构保持良好沟通与协作。设立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和宁波基地。
  根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水下中心在2010年8月开始,牵头就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用船建造工作步骤及经费、专用船功能需求及具体专业技术指标、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养护及经费等事项进行重点调研,取得大量资料,并组织业内及相关方面专家研讨,形成了调研报告。
  4、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工作成果丰硕
  继续与意大利中央修复研究所、意大利非洲和东方研究院、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工作,完成专业技术及岗前培训班6个,培训专业方向包括考古出土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馆藏壁画保护修复、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等。参加培训人员119人,为文物行业各级科研机构,尤其是西部地区科研机构培养高层次科研及管理人才。同时,围绕培训工作,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3次,翻译、编辑、出版著作论文集等5册。
  5、院藏资料整理工作取得新成果
  完成了院藏珍贵善本古籍编目整理工作,编纂了《院藏善本古籍书目》,并重点开展敦煌西域文献遗书专题研究,编纂完成《院藏西域文献遗珍》;院藏古建筑图纸类档案的整理、登记、归档工作基本完成。同时还完成了地下库房密集书架的安装和验收工作,并配置了恒温恒湿设备和灭火设备。
  6、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狠抓内部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规范业务及管理工作流程,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重点改进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努力保证技术成果质量;同时加强课题执行管理,密切跟踪监督课题实施动态,保证课题执行质量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