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2-11-19

  一、综述
  2011 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水下中心”)不断完善自身机构建设,在国家文物局和院的领导下、在有关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目前,水下中心下设综合研究部、水下考古部、技术与设备保障部等三个三级机构,并完善制订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手册》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职责。
  一年来,水下中心全体人员抓住机遇、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精神,结合中心工作职能,在夯实基础、培养人才、重点项目实施、对外宣传等方面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重点工作
  (一)水下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项目
  1. 以重点工程带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水平的提升。
  由水下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的“南澳 I 号” 发掘项目继 2011 年初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为“2010 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后,同年 6 月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 年4—7 月,“南澳 I 号”沉船遗址 2011 年度发掘项目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实施,并调集了来自国家博物馆、广东、福建、海南、山东、浙江等地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建了“南澳 I 号”水下考古队,在 90 天的工作时间里,共计潜水 521 人次,潜水时间达 17115 分钟,克服了六次台风、两次低气压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安全完成年度发掘工作。
  通过2011 年的发掘,对沉船船体有了进一步了解。发掘新揭露出9 个隔舱,沉船轮廓已基本廓清,并确认船舯位置,同时发现了疑似桅座构件、龙骨、底板等重要船部件。出水文物17116 件(含 铜钱 7680 枚),采集泥样、植物果核、果肉、水银 等标本40 余盒,并提取了部分隔舱板、船舷板等船 板。出水文物以青花花卉纹盘、仕女纹盘、麒麟纹盘、福字款杯、花鸟纹碗、鹿纹碗、五彩花纹碗、五彩 粉盒、堆塑龙纹罐为多见。通过对船舱的细致清理, 发现若干装载规律,即同类纹样大盘集中装载,大罐、 瓮等常有套装现象,圆器多成摞叠放,并有碳化的 间隔物。
  采样涉及各层海水、海洋生物、船载食品、船装货物、动植物遗骸等物品。现场保护方面,采用聚乙烯泡塑料包装材料、保鲜盒对文物进行包装,按出水木构件、金属物、陶瓷等进行分类包装与保护,并加强了对瓷器表面易损釉上彩的保护处理。
  经过 2011 年度的发掘工作,“南澳 I 号”出水文物数量已达 2 万件,同时基本摸清了沉船遗址的分布情况,明确了 2012 年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为继续科学、规范地发掘、保护沉船遗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年度的工作,通过央视直播、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为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做出了新贡献。
  2. 联合地方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
  2011 年水下中心加强与有关地方合作,统筹协调全国力量,先后在青岛、天津、鄱阳湖及丹江口等地开展了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
  2011 年 9 月,开展青岛沿海水下重点调查项目。开展涉水作业一周,排除两条疑点线索。
  2011年10月,开展天津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 项目组对散化锚地沉船遗址进行了复查,摸清了沉船性质、船货、年代、保存状况等情况,对沉船进 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取了沉船的相关资料,为下一步 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此外,项目组还结合已有的陆 地调查成果,依据已掌握的线索资料,对3 至4 处线索点进行了水下调查,确认了线索点的性质。
  2011 年11 月,水下中心在鄱阳湖水道老爷庙水域进行了水下文化遗产调查。调查以老爷庙为中心,沿河上、下3 公里的范围为重点,对往年调查发现的9 处异常现象进行了再次详查,进一步确认有三处疑点可能存在沉船。调查完成了178 条测线总长为65720 米及14637 个磁法测点的数据采集工作,同时在9个磁异常区增加了24 个点位的河床水深测量工作,随后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并提交了详查报告,圆满完成了此次调查工作任务。
  2011 年12 月,开展丹江口库区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主要对湖北丹江口市古均州城遗址、湖北省武当山特区周府庵遗址和河南省淅川龙城遗址等展开调查。调查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旁侧声纳、GPS 定位系统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采用拖曳式、船舷固定式的方法,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和反射的原理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水面以下的遗址进行了详细探测。调查基本摸清了古均州城遗址、周府庵遗址和龙城遗址的全貌及重要文物点分布情况。此次调查对古均州城遗址、周府庵遗址和龙城遗址进行了全面扫测,对该地区水下遗址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3. 完成我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安全监控试点项目 近年来,水下文化遗产面临着犯罪分子疯狂盗捞的严重威胁,同时由于其所处环境特殊等原因,其安全防范、监管工作难度要远大于陆地文物保护。半洋礁沉船遗址在2008 年即被盗捞,遗址所处的位置已经完全暴 露,且经前期调查半洋暗礁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较为丰富, 共发现水下文化遗产可疑点10 处,遗址分布区域相对密集,保护任务刻不容缓;同时,遗址靠近岸边且处于渔民作业区内,现场保护力度相对薄弱。有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第一个水下文化遗产安全监控试点工作安排在漳州海域开展。水下中心结合“半洋礁Ⅰ号”沉船调查项目,会同福建、漳州文物部门开展了水下文化遗产安全监控试点项目——福建漳州半洋礁Ⅰ号沉船原址监控保护项目,通过建立与海洋、海事、海监、边防等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综合运用包括 GPS、GIS、RS 技 术在内的现代安防和监控技术,达到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监控的目的。 为做好试点项目,项目组与漳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漳州军分区、市边防支队、市海洋渔业局、当地政 府建立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及时互通海上相关信息,联 防联动,形成广泛立体的执法监控平台,对漳州沿海水 下文化遗产开展全方位的保护。
  除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联防联动,以形成更 为坚强、深厚的群众基础外,项目组也下大力气做好技术防范工作。如:鉴于海防管理监控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项目组在海防监控视频盲区增设二个3G 无线红外监控设备;为弥补部队雷达监控及边防船舶监控的不足,项目组在“半洋礁Ⅰ号”遗址附近投放一个3G 无线红外监控设备,用于观测遗址附近海面船只过往的实际情况;“7.25”特大水 3G 网络红外视频监控设备下文化遗产盗捞案件发生后,项目组在案发附近岛 屿及码头各增设一个 3G 无线红外监控设备,从而对遗址进行有效监控。
  漳州海域的试点工作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安全监控工作的开始,成果具有阶段性和初步性,在制度规范、保护理念、监控模式、工作拓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项目已于2011 年12 月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国家文物局委托的重大项目
  1. 举办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
  为培养锻炼出一批既能熟练掌握水下考古技能、又具有较高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素养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充实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水下中心举办了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此次培训分为潜水技能培训、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培训、水下考古实习三个阶段。
  培训班于 2011 年 6—9 月分别在宁波、厦门、青岛(烟台)完成潜水培训、水下文化遗产理论学习和水下考古实习三阶段的培训,共培养专业人才 20 名。本届培训班不仅受到国家文物局高 度重视,也获得了基地及高校的鼎力支持。
  第一阶段:潜水培训——宁波聘请专业教练进行潜水技能培训 , 系统进行了平静水域、开放水域和进阶开放水域的理论教学与潜水训练,并进行夜潜、摄影、紧急第一反应、救援潜水员、高氧课程等专长潜水技能训练。学员们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培训任务,获得了潜水相关资质证书。
  第二阶段: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培训——厦门 具体课题设置为:《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与我国的实践》、《中国古代航海简史》、《中国古代航路的变迁》、《中国古代港口与海外贸易》、《南海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海外遗留的中国外销物品》、《中国古代船舶发展简史》、《中国古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海洋神灵与海洋文化》、《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概论》、《意大利水下遗产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公众》、《水 下考古调查发掘技术概论》、《海洋出水陶瓷的病害分析及脱盐保护》等,同时还组织了对厦港 船坞、海神信仰、船家人文、明清外销瓷窑址、明代海防所城遗址、民间造船工艺等的实地调研, 提升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水下考古实习——青岛、烟台 培训班实习地点为山东烟台牟平蛤堆后一处沉船点。该条沉船南距海岸约500 米,西距烟台港约27公里,东距威海刘公岛约44公里。根据培训目标,实习期间一方面安排有水下考古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安排有多项实践技能的培养,如陆上准备工作、水下遗址调查、水下遗址发掘、资料留存与提取、深潜练习等。水下考古实习阶段培训是对前两个阶段所学技能、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是更具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阶段,在水下考古相关培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整体来看,水下考古实习阶段培训工作基本完成既定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推进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
  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青岛基地成立后,根据工作布局,2011 年相继成立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武汉基地、福建基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由国家与地 方共建,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形成全 国一盘棋的合理格局。同时,根据中央领导关于做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批示精神,2011 年水下中心启动了国家直属管理的国家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筹建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 和支持下,我院组建了西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基 建办公室,编制完成了《西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项 建议书》、《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海南基地项目规划初 步概算》、《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永兴岛工作站项目设 计建议书》等。同时,组织召开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基地设施设备座谈会,与会专家对基地的规模、功能等进 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为筹建南海基 地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考古研究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长期以来,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基本上靠租借渔船及海洋渔业部门的相关船只来完成繁重的调查、发掘和科研任务。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项目于2011 年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文保司的指导下,水下中心进行了国内外广泛的前期调研,组织了项目论证和申报工作,确定了排水量为 580 吨的考古研究船设计方案。该项目已获中央财政支持,完成立项。
  (三)学术课题研究
  根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国内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前沿形势,水下中心在 2011 年分别开展了:《南海诸岛文物考古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初步研究》、《加入2001 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对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和《水下文化遗产安全技术保护系统》等三项科研课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
  1. 南海诸岛文物考古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初步研究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域,水下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我国周边海域中国际形势最为复杂、最需要主权宣示的海域。由于历史和现实 原因,尤其是东、西、南沙群岛地处偏远,相关文 献缺乏系统整理,相关的文物考古资料较为匮乏,对其进行的考古学研究更是存在不足,这为南海诸岛及周边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该课题拟系统搜集南海诸岛自秦汉以来的历史文献、近现代相关档案材料、相关考古 发现与调查成果、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相关地理、自 然研究等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发掘其内在文物价值,为下一步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维护南海地区的主权归属及国家关于南海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水下文化遗产方 面的资料支撑。
  2. 加入2001 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对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2001年公约》)的生效, 标志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规则已经形成。各个水下文化遗产大国和重视水下文化遗产发展的国 家都积极与UNESCO 寻求合作,致力于推进国内水下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国际间的交流。该课题以《2001年公约》生效后对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为 核心问题,分析《2001 年公约》中水下文化遗产的 国际法保护内容及一般原则;梳理已有的缔约国、非缔约国对该国国内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和实践经验;研究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所有权问题;比较《2001 年公约》与中国水下文化遗产在立法、保护理念上的异同;最终形成“中国加入《2001年公约》可行性分析报告”。
  3. 水下无源声纳防范系统在水下遗址保护中的应用与创新
  课题针对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日益严峻的安全保护形势,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盗安全预警系统,探索能用于复杂海况的安防设备,杜绝水下文物被盗捞的危险,达到长效监控的目标。该课题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防进行了深入研究,摒弃了传统安防设备需长期能源供电的弊病,采用无源声纳装置, 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实时监控,做到有效预警。
  研究内容即设计一套水下无源声纳装置和高灵 敏度的接收装置。前者借助海水浮力提供即时能源, 启动报警通信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后者对信号进行 接收、分析、控制,达到预警目的。
  课题预期目标是通过对水下遗址的现场调研, 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样机,通过实验检测,为水 下文化遗产提供安全保障。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针 对水下文化遗产海洋周边环境,建立一套无源的报 警系统,达到操作简单、投资小、隐蔽性好、长期 有效的监控目的,承担水下遗址的有效保护任务, 满足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
  (四)编写《水下考古操作规程》
  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已历二十余年,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都积累了一定经验,总结制订可行的操作规程时机成熟。经与广东省文物局等相关单位合作,水下中心就水下考古操作规程展开课题研究,初步完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水下考古操作规程文本,交由国家文物局向相关科研单位公开征求意见。《水下考古操作规程》将是我国首部针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的行业规范,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为水下考古向更高层次发展打好基础。 规程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计九章三十二条,按总则、水下考古组织管理、水下考古调查、水下考古发掘,考古资料管理、考古资料刊发、出水文物保护、水下考古安全管理、附则 进行编制。其中总则明确制订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对象;水下考古组织管理明确水下考古工作申 报的程序、材料要求、责任单位及人的职责;水下考古调查按调查准备、调查内容、考古勘探手段、 调查记录等工作进行规范和要求;水下考古发掘按测绘、作业方法、原则性要求、资料采集、发 掘记录等工作进行规范和要求;资料管理涉及资料的保存、保密、整理等工作要求。考古资料刊 布对资料考古报告的刊发时间、内容、要求及宣传工作进行了规范;出水文物保护涉及保护预案、 分类保存及保护建议等内容;水下考古安全管理提出安全工作原则、安全预案及安全监督员的落 实措施;附则涉及规程解释部门、公布时间。附录则针对具体的水下考古工作从操作技术层面上 提出相关要求及技术指标,包括水下考古作业技术要点、采集及取样要点、记录要点、资料整理要点、 出水文物保护要点、潜水安全要点,共六部分内容。
  规程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全国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保护及研究工作,有利于国家加强对水下 考古的科学管理、全面统筹全国水下考古工作,有利于规划与推进水下考古工作健康发展。
  三、其他工作
  1. 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实地采访活动。
  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新闻与宣传处组织,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人民网等 20 家中央主流媒体和相关行业媒体,于 4 月 21 日至 28 日,赴 湖北武汉、福建福州和漳州、广东阳江和汕头等地开展采访活动。采访期间各大媒体以快讯、专访、 评论等各种报导形式,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绩与困难进行了深入报导。
  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设计完成了一个中国水下文化遗产徽标;编辑制作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宣传手册;摄制完成一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宣传片;整理出版了《2010 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组织开展了一次大型水下考古工作现场直播。
  3. 完成“南海 I 号”专题片拍摄。
  为贯彻李长春同志关于“加强‘南海Ⅰ号’等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专题片制作、播放”的指示精神,落实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批示,根据国家文物局专题协调会议精神和《“南海I号”专题片制作、播放工作规划方案》,由中心承担“南海 I 号”专题片制作业务层面的协调配合工作,搜集相关资料,联系协调各地方提供采访、拍摄有关事宜。宣传片制作完成后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进行了首播,社会反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