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


  2012-11-16

  一、综述
  文物研究所下设理论、政策与标准化室、文物考古室、古文献室三个三级机构,以文化遗产软科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为重点,开展文化遗产基础理论、政策法规和发展战略研究、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考古研究及古文献整理研究。
  2011 年,文物研究所共承担课题、项目25 项。其中,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5项,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 项,国家文物局委托项目3项,国家文物局课题3项,财政课题5项,商务部委托项目1项,院重大项目1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5项,横向委托项目1项。同时,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4 篇;参与或主持出版专著、编著等 6 部;获中国测绘协会、山东省文化厅、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评奖办公室等单位颁发奖项 3 项;参加学术活动 30 余项。
  
  二、重点工作
  (一)综合研究
  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课题由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申报。课题于 2011 年 10 月正式立项,首席专家为柴晓明研究员。该课题是文博行业内研究机构首次承担的应用对策类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设大遗址保护理论探源与框架构建、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实践跟踪研究、大遗址保护管理体制与机制综合分析、大遗址保护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价和效益分析、大遗址保护与文化建设关系研究、大遗址保护典型案 例解析与评价、“十一五”以来大遗址保护总体评估 与对策建议等 7 个子课题。通过深入数据采集、指标 体系建设、国内外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理论分析等方法, 课题将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进 行回顾、总结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 的政策建议。课题设计着眼全局,不局限于文物行业 视野,力求站在宏观和学术的高度客观研究大遗址保 护行动,全面推动大遗址保护从实践探索向理论指导 转型、从项目保护向制度保护转型、从行业保护向社 会保护转型。
  2011 年,课题积极与新疆文物保护中心、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专业科研机构开展学术合作,组建起一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多学科背景的科研团队,并分别赴四川、重庆、河南开展了数次课题调研。12月9日,课题组在北京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来自 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大遗址保护理论框架、保护模 式、保护规划与管理、大遗址保护当前面临的主要困 难和问题,课题的管理运作、选题与总体设计、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进度和人员安排、技术路线、典型 案例的选择、子课题的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 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011 年,课 题组还参与了文物保护工程与工程规划所承担的《大遗址保护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数据需求分析 调研工作,系统梳理大遗址保护数据需求。
( 二)政策、法规、理论研究
  1.《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编制
  在国家文物局的直接领导下 , 在国家文物局各 司 ( 室 ) 的大力指导下 , 根据国家“十二五”经济 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系统回顾新世纪以来特别 是“十一五”历程和经验、科学展望发展远景的基 础上《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 下简称《规划》)研究编制完成。《规划》汇集了 全国文物系统和中央、地方有关部门的共识,凝聚 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是未来五年文物博物馆事 业发展的战略安排和行动纲领,必将为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2011年,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参与完善了《规划》 (报审稿、印发稿);参与拟订《规划》系列宣传 及解读文稿;组织完成《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结项 专家评审会;承担项目联系、会议组织、意见征求工作。
  《规划》是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的,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时代性。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规划》都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规划》 以文物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承的有机结合。第二,在发展目标 上,《规划》强调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 护体系,努力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的通知》提出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特别是首次设 定了约束性和预期性发展指标,突出指标的量化,体现了统筹全局、质量并重、量力而行、科学发展的理念。第三,在主要任务上,《规划》明确将加 强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实现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推动博物馆发展从数 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促进文化遗产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文化遗产事业跨越发展的着力点。第四,在重大工程设置上,《规划》涵盖了文物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先加强基础工作,优先加 强能力建设,优先面向基层薄弱环节,优先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作用。第五,《规划》把文化遗 产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 了建设创新型行业和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的一些重大任务和政策措施,以建立健全文化遗产行业的资质资格制度为抓手,提高文化遗产行业整体水平。第六,《规划》强调了文化遗产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国家工程,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文化根基; 强调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让文化遗 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将服务民生、推动发 展列入文博事业规划的重点内容。第七,《规划》既是一个发展的规划,也是一个改革的规划,强调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第八,在规划形式上也有一些创新,如专栏的使用、数字指标的运用、主要任务的合理分类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该课题围绕国家文物保护的战略需求,立足于 文物保护法律与文物事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调研,分析文物保 护法律法规在制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总结在立法、执法实践中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承的 新思路、新经验、新制度,为完善文物保护法提供 基础资料、政策建议和立法建议。
  2011 年,课题组成员研究编制了《< 中华人民 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实施情况调研报告(2011)》; 开展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等省文物法制情况实 地调研;参与编制国家文物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 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参 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提 交 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 的前期基础材料(包括我国文物事业基本情况、国 外文物法律体系构成);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物保护法》实施情况专家研讨会,广泛征求相关意 见和建议。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面修 订实施以来,一方面,我国基本实现了《国务院关 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第一个阶段性发展 目标,即“到 2010 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 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物事业的快速发 展,文物工作面临着更复杂的新形势、更严峻的新 挑战、更繁重的新任务,现行《文物保护法》不少 内容与文物工作的实践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 需要不相适应。比如,文物范畴、文物利用、文物 管理体制、文物市场监管、流失文物追索、行政执法保障、文物安全监管等热点、难点问题,对文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是迫切需要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研究、修订与完善《文物保护法》,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成为文物法制建设一项迫切而必要的重大任务。3. 文化遗产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该课题以实证研究为基础,评估文化遗产领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研究文化遗产领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探讨文化遗产领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式和路径选择,为 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的基本途径、形成 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 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和立法建议。
  2011 年,课题组成员编印了《文化遗产领域公 共文化服务文件汇编》;开展首都博物馆、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苏州古典园林等公共文化服务试点调 研;研究编制《文化遗产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 究纲要》(征求意见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权利”和“文化权益”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和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 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 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的战略目标。2011 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因此,要在评估 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创新举措——博物馆免费开放实 施绩效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战略、基本制度和实践经验,研究文化遗产领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途径等方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 文化服务;研究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议。
  4. 文化遗产领域社会组织作用机理研究
  该课题将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社会组织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和症结所在,通过个案研究,详细探究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并与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社会组织进行比 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加以借鉴。结合我国 社会现状,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表明,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而且,理想的参与是有组织的规模参与,而不是松散的个人参与。因此,该课题将在广泛调查、深入分析和 选择借鉴的基础上,探讨社会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对策和实践路径,从公共管理角度寻求多 元主体合作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文化遗产保护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社会组织,无论是在数量、组织建设和业务开展等方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无疑可以成为政府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的辅助力量,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引发学界对文化遗产领域社会组织更为广泛的重视和深入探讨,进而推进社会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序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保护格局。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组织参与 是其中重要一环。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参与深度与 广度,需要宽松的法律环境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各 级政府应正确认识社会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 极作用,把社会组织看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制定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政策法规,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进一步转 变政府职能,将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这样既可以降低政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调动社 会组织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吸引更多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时,还应 加大对文化遗产领域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通过直接资助、项目资助、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社 会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组织一方面应主动 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强化自律机制,提高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获得更多社会认同,逐步向着规范、积极的良性方向发展。
  2011 年,课题组完成部分文献资料收集工作, 并开展初步调研。
  5.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技术标准分类研究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迅猛发展,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发布的数量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探讨构建文物标准体系以指导行业标准化工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技术标准分类研究是文物标准体 系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该课题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已发表的与文物有关的标准资料,分析、研究国外文物标准研究编制 机构的指导思想、技术组织结构和工作形式,并重点对我国已经发表和正在编制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技术标准进行分类研究。针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和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化归口管理范围,采用标准化领域一般标准分类方法,结合现已发表或正在编制的文 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技术标准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 文化遗产标准化工作的实践经验,界定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标准化工作的内涵与外延,首次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结果标准”、“过程标准”、“专 业机构标准”等概念,探讨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 利用技术标准的分类方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基 础标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结果标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标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行业职业卫生健康标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行业环境标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服务标准等。提出了标准体系的三个层级: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与专用 标准。初步建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标准体系的三维模型,同时对各类标准进行了统计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文物标准计划项目立项随意,基础标准缺失,尚未形成标准体系等问题,对文化遗产保护行业标准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2011 年,本课题已完成主要研究工作。
  6.《文物保护法》法律协调问题研究
  该课题拟从法律理论角度深入分析、系统梳理《文 物保护法》的协调状况,内容涵盖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等等,并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法律 体系设计、构建与实施的实践成果,提出文物保护法 规修订、立法的建议,指出文物保护基础理论研究的 方向。
  《文物保护法》是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近年来,文化遗产保 护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文物保护法》的一些具体规定已逐渐不能适应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亟待进 一步完善。《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不仅涉及考古发 掘、勘探、建筑等领域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对法律协调问题的研究也意义重大,法律协调状况的进一步完善是一部法律更加成熟的重要表现。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即在于分析现行《文物保护法》的法律协调问题, 关注其中待完善之处,并提出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为《文物保护法》的完善提供法律理论层面的支撑。
  2011 年8 月,课题正式立项;2011 年 11 月,课 题召开研讨会,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北 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安徽省文物 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 10 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课题的重要性和已经完成的成果,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内容及今后的研究、调研方向展开 了探讨,会议认为:一、课题要在调研方面多下功夫, 多组织调研,多方了解文物工作的实际情况,然后梳 理出各个主题具体的研究点;二、建议对作为课题研 究对象的《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的形成背景进行深 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就修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三、在国际经验研究方面,我国《文物保护法》的形成有 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课题对于国际经验的研究及借鉴也应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四、在具体研究主题上也应有侧重,不必面面俱到。
  2011 年,该课题已完成资料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大纲的编写;完成 1 篇课题论文撰写;完成近 10 万字的外文资料整理、翻译工作。
  (三)文物考古研究
  1. 长城资源调查
  2011 年,该项目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1)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检查验收。项目组按照《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检查验收技术规定》的 有关要求,组织专家赴各省对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 资源调查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完成辽宁、青海、宁夏、 新疆、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陕西、内蒙、 湖北、甘肃、北京、山东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 的国家级检查验收工作。(2)完成长城突出普遍价值声明(SOUV)和《长 城世界遗产第二轮定期报告》编写工作。按照国家 文物局的工作部署,项目组负责编写长城世界文化 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声明和第二轮定期报告的填报工 作。2011 年 4-6 月,按照专家意见,项目组对第二 轮定期报告进行了最后修改,现已提交审核。(3)组织召开“2011 年长城保护工作会议”。 2011 年 4 月 27 日,项目组在京组织召开了“2011年长城保护工作会议”。国家文物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长城沿线十六个省、市、自治区文物行政部门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出版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童明康副局长在讲话中 总结了 2010 年长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 “十二五”时期长城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4)配合国家文物局进行长城保护规划项目的审批工作;(5)配合长城资源信息系统网站的开通,项目组配合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查找长城调查的各类资 料,为网站的开通提供材料支撑;(6)完成长城认定材料审核工作、秦汉及其他 时代长城数据量测技术标书准备及招标工作。
  2.《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编写
  自2011 年3月中旬以来,编写组在前期资料整 理的基础上,按照墙体及其设施、关堡、烽火台、 其他相关遗存进行分类整理,同时不断验证资料整理的方法,为报告的写作打下基础。2011 年,项目 组已对河北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完成河北明 长城烽火台资料整理,区、县长城烽火台分布图的 标注及烽火台分型分式、分布的研究。
  针对报告编写中的困难,编写组增加了长城文 献整理的专业人员,为报告编写提供文献支撑;同时, 选聘地方 1-2 名长城考古调查专业人员,参与资料 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弥补目前人员不足的情况。 对调查记录不明确的,通过仔细核对照片、图纸研 究确定长城遗存的形制、材质、构筑方法等关键信 息。对不能使用的重要照片、图纸进行补拍、补绘。 项目组依据考古报告的编写方法和规律,编写工作 正有序进行。
  (四)出土文献研究
  1. 新疆出土文献的保护与研究
  《新疆出土文献的保护与研究》课题,主要是对新疆博物馆新近征集的纸质文书和木质简牍进行保护、整理和研究,包括对 112 组文书(1 组为博 物馆旧藏,其余为征集)和一些木质简牍的抽样保护、 拍照;重点在于对 112 组纸质文书进行释文、缀合、 解题和注释,并对 112 组纸质文书进行研究。
  2011 年,课题已顺利完成。首先,课题组对 全部文书、简牍进行了抽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 提出保护建议。其次,课题组对全部文物前后进行 了四次拍照,包括普通数码拍照和红外扫描及红外 拍照,共获得文物照片 820 余张。最后,课题组按语种和文书时代的不同分为几个工作小组,开始对112 组约 180 枚纸质文书碎片进行释读和拼接缀合。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共获得释文 114 组,其中 高昌国及唐代汉语文书45 组,民国汉语文书36 组, 非汉语(于阗文、梵文、粟特文等)文书 16 组,过渡时期的察合台维吾尔语文书 17 组。 在这批文书中有许多新发现,如:从契券史的角度看,文书中高昌国时期郑凤安的买田券、出租 田券、出贷麦券、买马券、买舍券等为我们提供了 中国早期租田券的标本;高昌上言书中出现的“末胡营吏”、地名“无罗”均为首见,为学术研究提 出了新的课题;《高昌立课诵经兄弟社社约》是目 前所见最早的纸质“社约”,比敦煌所出社邑“社约”早三百多年。非汉语文书也有很重要的发现, 如第一次发现了于阗文《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 的五个碎片,又发现了于阗文《僧伽咤经》以前尚 未发现的内容。另外一件于阗文的世俗文书《萨波Vaisa 之牒》的残片,则可揭示出于阗王宫的真正所 在地。因此,这批文书弥足珍贵,必能为吐鲁番学研 究和“胡语”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并将之向更开阔更深入的方向推进。
  除图版和释文外,该课题还产生了1 篇文物检测 报告和10 余篇释读、研究文章,其中有关高昌国汉语文书研究文章3 篇,民国汉语文书研究文章1 篇,察合台文释读文章1 篇,于阗文和梵文释读、研究文章5 篇,粟特文书释读文章 1 篇。
  2011 年10 月24 日,专家组对课题进行终审验收,课题成果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本课题填补了学术空白,达到领先水平,可视为今后不同种类文书合集整理、出版的新范式。
  2.《出土文献研究》第10 辑
  《出土文献研究》是我院传统的学术研究出版物, 主要以我国出土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内容涵盖甲骨、金文、简牍、帛书、纸质文书、墓志等多个方面,注重新观点的提出和讨论。其自创办之初就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简牍文书层出不穷的新特点相适应,相比于刊物创办之初,其研究重心逐渐向简牍方面转移,除继承以往利用“旧资料”研究新问题的特点以外,更注重新资料的整理和刊布。
  2011 年 7 月出版的《出土文献研究》第 10 辑,不仅收录了像李学勤、李守奎、李家浩、陈伟、李天虹、熊北生、初世宾、王子今、胡平生、李均明、杨宝玉、杨秀清等名家的研究文章,而且还刊布了一批崭新的资料,如利用红外技术重新拍摄的“天水放马滩秦简”部分图版、云梦睡虎地 77 号墓汉简中与《说苑》有关的部分竹简图版、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中的两例衰分类算题图版、朝鲜贞柏洞 364 号墓出土《论语》竹简图版以及初唐著名画家窦师纶墓志和孙思邈长子孙行墓志等等。
  优质的稿源、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崭新的资料必然重新聚焦学术界的目光。目前,《出土文献研究》不仅是我院同仁与国内外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相互通报学术动态,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愈来愈成为国内地下出土资料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
  (五)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审核与整理确定、公布国保单位是加强文物管理、保障文物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形势下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前几次国保单位评选工作相比,此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评选的项目数量较多,申报材料的审核与整理工作一直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
  2011 年,我院继续开展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的审核、整理以及简介编写等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1)督促完成简介编写。根据有关各方协商,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承担了简介的编写。我院及时督促、协调,并组织召开会议研讨解决简介编写中遇到的问题,在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按时完成了简介编写工作;(2)组织审核有关简介。为确保简介质量,利于今后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管理,针对简介中存在的命名、年代、文物单体界定等问题,组织召开会议,邀请相关专家 27 人,集中时间,认真审核每一处推荐单位的简介,力争做到命名规范、年代准确、构成清楚。对专家审核意见汇总、整理后,反馈有关各省。根据各省补充的材料,对简介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大限度地确保简介质量;(3)完成简介图文稿。对拟申报为国保单位的3071 处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在完成文字稿的同时,每一处挑选一张反映其显著特征的照片。通过认真修改,目前已全部完成;(4)资料整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对七批国保推荐名单 及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及时做好资料整理等相关工作。编辑印刷七批国保推荐名单、古遗址与古墓葬、古建筑与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与其他等简介一套,共 4 本 1756 页,143 万字,并按时上报国家文物局,对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召开文物研究所发展研讨会
  为寻求整合传统研究和工作基础的更佳途径,促进文物研究所尽快形成不可替代的学术研究优势,2011 年 11 月 11 日,我院在北京召开文物研究所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南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等单位的 15 位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全体院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文物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专家们畅所欲言,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对文物研究所的发展提出建议:一、文物研究所发展方 向应定位于高端,力争成为文化遗产事业的行业智库、政府智囊,将学术水准定位于国际水平,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体系及行业标准,为在国际上确立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话语权提供支撑;二、文物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应面向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与新兴领域,开展前瞻性的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学科体系建设,同时开展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三、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法规政策研究既要放眼高远,又要立足具体,与院内和行业内的具体工作、项目紧密结合,避免大而无当,纸上谈兵;四、在研究方法上应认识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区别,认识不同层次知识路线图的界定,既要在现有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上加强整合与培训,又要开展多领域、多专业的合作。
  此次发展研讨会使我院上下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和国家需求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文物研 究所的发展方向、研究重点和主要任务,同时也增强了文物研究所未来发展的信心。
  三、其他工作
  (一)政策、法规、理论研究
  1. 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资料汇编为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二五”规划的交流、宣传和实施,项目组成员收集整理了党和国家有关“十二五”规划、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物博物馆领域部分专题规划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中央有关文博单位的“十二五”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部门的“十二五”规划。据此,项目组组织编印了《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资料汇编》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资料汇编》,供全国文物系统干部职工及有关方面参考。
  2.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属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文献类课题项目,系清史编纂重要参考史料,其工作内容是对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族谱的来龙去脉、族系传承、家训与习俗及家族精神、建筑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考订、综述。
  2011 年,课题组主要开展子课题《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变迁史述》的资料搜集整理、论证、综述工作,为此赴湖北武汉、上海市、江苏南京、江西南昌等地档案馆、博物馆调研,同时对样式雷家族在北京、江西的族人进行专访,截至 2011 年 12 月,课题组完成《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变迁史述》编纂工作,并在《中国文物报》2011 年10 月21日科技专栏发表专题论文《样式雷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美好生活》。
  3. 大运河遗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该课题基于大运河之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意义,着眼于大运河遗产的整体性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利用,通过对现有大运河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现状调查和存在问题分析(具体选择淮扬运河和南运河),以及对国外运河与跨区域型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的调研,在充分分析各利益相关机构和社会群体的基础上,对我国大运河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从政策管理、保护行动、可持续发展利用方式等角度提出工作构想。2011 年,课题已完成案例段主要部分的调研及资料的收集工作,完成了研究报告大纲的编写。
  4.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问题研究
  该课题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立法前期 调研为目标,总结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的 履行情况,调研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评 估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现状,研究拟订国 家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项法规的政策建议和参 考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法 制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进一步健全世界文化遗产保 护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2011 年,课题组成员汇总整理了我国 63 个世界文 化遗产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情况调查表》; 编印《中国世界遗产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法规文件选编》; 开展河北、河南、辽宁、吉林、北京、山东、陕西等省、 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调研;研究编制《中国世界文化 遗产保护管理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
  5. 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该课题通过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现状总结和问题分析,以及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理论和实践的总结研究,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机制、宣传和教育机制、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志愿者培育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参与平台构建机制等方面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保障 机制,力求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2011 年,该课题在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报告大纲,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内容,发表3 篇相关学术论文,并向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提交中期报告。
  (二)文物考古研究
  1. 中肯合作拉穆群岛考古项目监理  
  该项目是根据商务部合同委托的中肯合作拉穆  群岛考古项目而实施的国外考古监理任务,分别对北京大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的陆上与水下考古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考古监理。  
  2011 年,项目于 4 月底前完成了《2010 年度中中肯合作拉穆群岛考古项目监理》委托文件肯合作考古项目监理工作报告》,已提交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该报告总结了陆上考古、水下考古和肯尼亚出土中国古代瓷器研究等三项监理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获项目委托单位认可。
  2. 历代长城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综合研究
  该课题拟通过对长城的历史文献方志、历年来文物考古调查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以期对各代关于长城的历史沿革、长城资源现状与分布、长城沿线军事管理体制、长城防御体系、长城建筑设计、长城的历史作用等有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提供资料支撑,也为历代《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提供资料支撑。
  2011 年,课题已通过中期评审。
  3. 考古监理实践总结和规范探索研究
  该课题旨在通过对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以及中肯合作拉穆群岛考古项目的文物保护与考古项目监理的实践总结,探索我国考古监理的有关程序与规范问题。
  2011 年,该课题已完成三峡、南水北调等考古 监理项目报告总结;完成河南、陕西、甘肃、广西 等地野外调研。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我国目前考 古监理制度的执行状况,并搜集了部分省份关于考 古监理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等资料。目前,正在 总结调研资料和已有的考古监理实践材料,分析归纳有关考古监理的规范和程序问题。
  4.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研究
  该课题是为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所进行的基础性研究,主要目标是为下一步进行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课题根据已经完成的三维激光扫描、遥感测绘和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成果,对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和价值作出较全面的评估;通过前期病害调查与稳定性评估工作,对本体保护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结合国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经验,为遗址公园的规划、展示、周边区域建设和旅游规划以及阿房宫的文化展示与传播提供基础资料和建议。
  2011 年,课题组已经完成主要工作。
  (三)出土文献研究
  1. 肩水金关汉简整理
  1972 至 1974 年间,甘肃省文博部门对额济纳河流域居延 3 处汉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甲渠候官遗址和甲渠第四燧遗址共出汉简 8200 多枚,其图版、释文已于1994年由中华书局以《居延新简》出版发表。但是,在第三个地点金关遗址出土的 11577 枚简,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未能整理发表。
  2010 年,经我院与甘肃文物局、甘肃简牍研究中心协商,决定由我院与甘肃方面进行合作,争取尽快将这批尘封已久的珍贵史料公布于众。2010年年底,我院与甘肃简牍研究中心共同成立“肩水金关汉简”整理小组,并邀请最初对该批简牍进行发掘和整理的初世宾、何双全两位先生继续参加整理工作。该项目主要工作包括:照相、释文、缀合、注释等。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努力,《肩水金关汉简》第一卷于2011年 8 月正式出版,共收录肩水金关汉简 2500 余枚。
  2. 长沙五一广场出土东汉简牍预研究
  从 2010 年 6 月底开始,长沙市考古所在长沙五一广场陆续发掘出大量东汉简牍,总数达到 3 万枚以上。文物研究所古文献室积极和长沙市有关方面联系,并于 2011 年 5 月和长沙市考古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四家单
  “长沙五一广场出土东汉简牍合作整理”签约仪式现场位正式签署了合作整理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的合约。文物研究所承担了“长沙五一广场出土东汉简牍预研究”的工作。
  2011年,该课题已按计划完成简牍释文100余枚。
  (四)承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业务指导工作
  2011 年,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参与三普误差率抽查工作的试点工作,参与组织新疆、江苏两地的试点观摩会议及相关活动;开展三普工作报告大纲的编制与研讨工作,赴云南讲授工作报告编制的辅导课程;参加三普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研讨与设计;先后参加在陕西、湖北组织召开的三普工作报告专家研讨会,编撰三普工作报告;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目录的编制。
  (五)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验收相关工作
  2011 年,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参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结余经费的审核等工作,赴库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承担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验收大纲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