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


  2012-11-06

  一、综述
  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下设修复部、出水文物保 护科技实验室、分析测试部与教学部等4个三级机 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22 名。主要开展文物保存状 况调查、文物材质、文物保护材料等研究,开展馆 藏文物修复、保护方案设计、实施及保护效果评价,开展传统工艺技术、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研究,开展行业资质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工程专 项培训和国际合作培训等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以重大项目带动保护修 复工作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顺利开展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及课题研究,取得颇多成果,其中包括以大足 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为代表的保 护修复项目 15 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研 究课题 9 个。在项目实施中注重了多学科知识的融 合,注重了将前期研究与保护修复实践的结合;在科研课题研究中注重了应用性、针对性及与工程项 目的有机结合。
  (二)发挥我院对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 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性作用,全年共举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5 个,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26 名, 修复各类材质文物 136 件(册)。同时主持或指导 举办了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重庆地区三峡出土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策 划了西南地区陶瓷、金属文物修复培训计划等,树 立了通过专项培训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新模式。
  (三)面向国家及行业需求,调整部门技术力量,发挥多学科平台的综合优势。在部门机构调整 中设立了出水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针对“南海Ⅰ号” 等近年来水下考古发掘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开展了一 系列专项研究;调整了分析实验室的人员结构,进一步完善了面向全院及行业服务的公益性运行模式;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保护专项,如跨部门、跨单位合 作承担的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承德 避暑山庄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为多学科结合 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开展了进一步的实践。
  (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发表论文36 篇, 其中英文论文2 篇,提交国际会议论文13 篇;申请 发明专利 3 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2 项;组织并参 与 4 部专著的编撰。组织实施的“大足石刻千手观 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期修复试验项目“被评为“2010 年度全国十大文物保护工程”。宋燕等编译的《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展览:包装、运输、存储及环境考量》于 2011 年 3 月获 2010 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优秀团队奖”。

  二、重点工作
  (一)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
  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是一项集保护修复与研究于一体的大型工程, 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内文物保护工程中罕见。我院联合敦煌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清华 大学等一批国内科研实力强、人员素质高、技术手段先进的单位共同攻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完成 12 个子项的勘察、研究、试验等工作。在国内,由如此多领域的技术力量联合对一处不可移 动文物开展系统研究尚无先例,项目在组织、管理与技术关联等方面的良好运行,充分体现我院 的综合科研平台作用,也为相关重大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11 年 1 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期修复试验通过专家验收,国家文物 局副局长童明康对中期修复试验成果给与积极评价,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2月,《大 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总体修复方案》经过专家评审通过。3 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该修复方案。 4 月 18 日,在大足隆重举行了工程开工仪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仪式。
  自项目启动以来,我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与方案技术要求,先期开展了 本体三维激光扫描信息留取、雕刻岩体内部结构 X 光探伤、修复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为技术实 施进行了基础准备。
  截止 2011 年年底,项目组完成造像龛顶风化砂岩及彩绘加固工作;完成对本体 20 平方米表 层不稳定金箔层的揭取,并在实验室完成揭取金箔的分层、清洗、分类与编号保存。在对金箔揭 取后的现状进行评估后,逐步开展了金箔下层砂岩加固、缺失部位补形、断裂手指修复、彩绘法器修复等工作。
  在2011 年的工作中,项目组还完成年度修复区域中的 108 只手、23 件法器及主尊、肋侍的精 细建模工作;完善了环境监测工作站的配置;在现场安置了可调式工作平台。
  项目的年度实施工作在年底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工程检查中获得了肯定与好评。
  (二)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
  潼南大佛位于重庆潼南县境内的大佛寺。佛像 高 18.43 米,肩宽 8.35 米,通体饰金,雕琢细腻, 是西南地区唐宋时期佛教造像的代表作之一。由于 自然、人为等因素的长期作用,潼南大佛出现了金 箔脱落、分层开裂卷曲、起翘、裂隙;彩绘层颜料 脱落、表面附着物、水渍、生物和岩体风化等多种 病害,病害程度严重。近年来受地区空气污染、酸 性降雨加剧、长期在殿堂内供奉香火、燃烧蜡纸等 因素影响,病害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我院首先组织技术力量对大佛的金箔粉化脱落程度、早期不当修复、石质胎体风化程度等进行了 勘察评估,并开展现场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 扫描技术对现状信息进行精细留取;对粉化、缺失 发髻进行加固、补全;根据西南地区潮湿环境特点, 潼南大佛全景图针对不同部位的不同病害,选取不同材料对大佛本 体严重风化砂岩,缺失地仗、缺失贴金层等进行了修复。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川渝地区传统的髹漆工艺进行了发掘和沿用,在大体量不可移动石质贴金造像修复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2011 年12 月,重庆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好评。
  (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研 究》课题以云冈石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石质文物 表层风化、裂隙病害的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研究为 重点,从病害表观现象与微观特征关系入手,研究 风化病害表征指标;通过现场无损、微损分析检测, 以及实验室大型仪器取样分析测试,结合标准模型、 数据校正、系统方法分析等手段,开展石质文物表 层风化和表层裂隙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方法研究, 建立云冈石窟石质文物主要病害及保护效果无损或 微损检测方法,为石质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本课题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石质文物无损和 微损检测技术调查、云冈石窟石质文物主要病害和 保护效果表征指标研究、云冈石窟石质文物主要病 害和保护效果分析方法研究、云冈石窟石质文物无 损或微损检测方法综合校正研究、云冈石窟石质文 物无损或微损分析检测方法验证试验。
 2011 年,课题组完成了云冈石窟石质文物主要病害和保护效果表征指标研究,确定了石质文物裂 隙病害和灌浆效果表征指标。完成了云冈石窟石质文物主要病害和保护效果分析方法研究,采用实验室数据对现场原位数据进行校准,提高了现场数据的准确度,开发并完成现场原位荧光和实验室荧光的校准技术。完成了实验室近红外与便携式近红外的模型校正研究,通过数据建模比对的方式提高现场原位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建立红外数据的原位和实验室数据建模校准软件。完成了实验室拉曼与便携式拉曼的模型校正研究等。针对云冈石窟石质的特殊性,初步建立了几种无损、微损的方法体系。 完成了部分云冈石窟石质文物无损或微损检测分析方法验证试验,并开发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微损钻芯取样装置、裂隙图像识别与处理研究系统等3 项 新技术及应用软件。
  (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南京阿育王塔及出土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该课题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京报恩寺遗址地宫及出土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子课题。 课题针对北宋时期鎏金阿育王塔及其它出土文物的病害进行保护材料研发及保护示范,完成了课 题任务书的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结项报告。研究成果包括:研发了鎏金银器除锈剂和除锈膏各一种; 研发了出土固结纺织品的揭展材料和揭展工艺;筛选了古代玻璃器粘接、加固材料;开发了古代 香料脱水定性工艺;研发了阿育王塔干缩檀香木胎的润胀复原工艺。在示范保护方面,完成了1 件鎏金银莲蓬和1 件鎏金银香盒的示范保护,完成南京阿育王塔鎏金银板保护处理,完成 1 件残 损玻璃盏的示范保护修复,完成 5 件固结纺织品的揭展示范保护,完成 1 项丝织品织染工艺复原研究。
  (五)“南海Ⅰ号”沉船现状评估与发掘保护预研究
  该项目从“南海Ⅰ号”前期发掘资料的整理、水环境评估、出水文物沉积环境评估、沉箱结 构安全性评估、博物馆环境评估及出水文物病害评估等研究方向入手,成立了考古发掘、保护、 沉箱评估三个工作组,其中考古发掘组确立了《“南海Ⅰ号”前期打捞、发掘、保护工作报告评估、 船体与船货的考古物探及发掘预案编制》项目;保护工作组确立了《“南海Ⅰ号”保存环境评估、 主要出水文物病害分析及处理预案编制》项目;沉箱评估工作组确立了《“南海Ⅰ号”沉箱钢架 腐蚀程度与结构安全评估及沉箱拆除预案编制》项目。项目组拟在上述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 相应的发掘与保护预案,从而完成“南海Ⅰ号”的发掘与保护工作。
  2011 年课题几经周折而启动,各子项目基本按计划推进,初步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如完成“南海Ⅰ号”前期打捞、发掘、保护工作报告初稿,通过考古物探初步探明船体与船货分布, 完成出水文物保护前期病害分析,初步厘清凝结物种类、陶瓷与木材含盐量以及金属的锈蚀产物, 水环境与沉积环境的病害评估亦已取得一定成果。
  (六)2011 年世界遗产监测与管理国际培训班
  2011 年3 月7 日至18 日, 由国家文物局、ICCROM 联合主办,我院承办,苏州市文物局、苏州市园林与绿化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 中心苏州中心共同协办的“世界遗产监测与管理国 际培训班”在苏州成功举办,来自亚美尼亚、伊朗、 新西兰、波兰、俄罗斯、斯里兰卡、中国香港以及 中国大陆的 22 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教学工作主要 由 ICCROM 遗产部主任约瑟夫•金教授、ICCROM 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专家伽米尼•韦杰苏利亚教授主 持,课程内容涉及世界遗产中心等国际机构的角 色介绍、关键概念的解读(遗产公约、操作指南、OUV、管理系统和管理计划)、监测过程的理解和讨论等。培训形式包括理论讲授、分组研讨、现场实习及报告、专家讲座等。通过学习和交流,学员们对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认定、管理和监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友谊。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对于我院加快与国际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监测先进手段接轨的步伐、促进我院早日成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国际交流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2011 年近现代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
  2011年5月4日-9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我院承办的“2011 年近现代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开班,来自黑龙江、北京、西藏等 14 和省、市、自治区的 20 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分别以纸质和纺织文物保护修复为专业方向开展了教学活动。“近现代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 是国家文物局首次针对近现代文物举办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培训共完成学术论文20篇、修复档案22份、修复方案 22 份、修复报告 75 份、实验报告 1 份、病 害及纹样手绘图数张;修复完成纸张类档案文物46件、字画文物 10 件(套)、古籍 25 本、新画 13 件(挂轴、手卷、册页)、近现代书籍装帧形式 9 款、纺织 品文物 28 件(套)。
  (八)2011 年彩绘文物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
  2011 年 7 月 20 日至 12 月 20 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我院承办的“2011 年彩绘文物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国 9 个省、市、自治区的 14 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有来自 各大学、研究院的 22 名老师进行了 728 课时的讲授与指导。
  本次培训填制调查表格 872 张、拍摄病害照片 2416 张形制照片 410 张、病害图及形制图240 张;修复完成五件馆藏文物、两处现场试验样区;提交修复日志 7 份、修复方案 9 份、实 习报告一份;配合世行项目完成邹城孟庙412块碑刻调查、碑文摘录及修复试验;提交论文14篇。本次培训在实际操作中侧重于古代木结构建筑彩画的保护修复,这也是我院首次举办该项 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九)实验室改造
  为营造实验室良好环境,提高仪器设备的 使用效率,2011 年下半年我院对文物修复与培 训中心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本次工程共对 18 个 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实验 室约五百多平方米的地面全部更换为美观、防 滑、耐酸碱的 PVC 地胶;四个实验室隔断更换 为断桥铝结构的双层玻璃,有效防止仪器运转 时的噪音对人体的伤害;所有实验室的密封条 更换,保证仪器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运转, 有效保护仪器设备,提高测试准确性;对部分 实验室的下水管道进行了维修,以保证实验的 正常进行;每个实验室安装了门禁,对所有人 员的出入情况进行记录,便于实验室的统一管 理。实验室改造完成后,条件大大改善,空间 使用率更高,仪器摆放更加合理。
  目前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分析测试部下设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室、生物实验室等 4 个公共实验室,以及扫描 电镜实验室、红外 / 热分析实验室、X 射线衍 射 / 荧光实验室、老化实验室、软 X 射线实验室、 便携仪器实验室、派拉纶实验室、质谱实验室、 核磁 / 拉曼实验室、显微镜实验室、离子色谱 实验室等 11 个仪器分析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 及公共实验室均面向全院开放使用。
  
  三、其他工作
  (一)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1. 院藏毕古列维奇绘画作品保护修复工作项目
  2011 年 3 月,我院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受院图书馆委托,展开了对院藏俄国画家毕古列维奇绘画作品的修复工作。这批画作集中创作于 1940 年代的北平,包括布面油画和纸面色粉笔画,题材均为北京周边的古建写生,同时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对于研究1940 年代的国内西洋美术教育和当时的古建风貌及建筑保护工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到保存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这批文物普遍遭受多种严重病害,主要包括气候原因造成的糟朽变形、机械损伤(基底破裂、色层磨损、局部变形)、污损(尘垢、水渍)等,部分画作甚至出现因长期浸水造成的色层起翘、剥落、色层深度污染等。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5 月初开始着手进行第一批布面油画作品(10件)的修复工作。经信息留存、检测分析和保护修复,于 12 月完成 8 件画作的修复工作。修复主要以传统天然材料与手工操作相结合,安全性较高、材料可逆性、耐久性良好。
  2.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馆藏文物修复
  2011 年10 月至12 月,受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邀请,意大利 ISCR(保护修复高级研究院)委派一支修复工作 小组对使馆收藏的6幅布面油画、1 件皮革彩绘屏风、2件木雕和3 件青铜器进行保护性修复。本着学术交流和 提高我院修复人员技能水平的目的,我院油画修复实验 室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了这次修复工作。在与 ISCR 修复工 作小组共同工作的过程中,我院技术人员向意大利同事 学习了先进的化学清洗技术,拓展了皮革文物保护修复 的知识和经验,并留存了珍贵的技术资料。此外,双方 还共同研发了针对皮革文物的新清洗方法,该方法具有 中西结合的特点,在有效清除文物污损的情况下,更大 限度地实现了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进一步降低了修复干预对文物的损害,保护效果得到了一致好评。
  3. 曲阜孔庙建筑彩绘和邹城石刻保护修复前期研究
  曲阜孔庙建筑彩绘保护前期研究项目,是世界银行 曲阜、邹城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中,针对曲阜孔庙现存建筑彩绘的现状与保护开展的研究项目。 项目组于 2011 年 9 月启动现状调研工作,对孔庙内所有建筑彩绘保存现状、不同等级建筑表面彩绘形制与 工艺、病害种类和面积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该部分资 料经过统计与评估,为下一步针对不同制作工艺、不同 病害形式,有选择性的开展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依 据;彩绘的保护修复工作在结合检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开展,对彩绘表面清洗、回帖、加固、局部修复与表面 封护所采用的材料、工艺等进行了试验,基本明确了适 用的技术路线。
  邹城石刻保护修复前期研究项目分为前期调查与后 期修复实践两部分,对邹城孟府孟庙石刻分布概况、保 存环境情况、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对现有石质病害种类进行统计评估与并设计修复保护方案。项 目组选定了实验碑刻,进行保护修复实践,同时以 孟庙碑林为例对邹城孟府孟庙石刻题刻的保护方法 及技术展开研究,最终形成可为该区域保护技术实 施提供指导借鉴的成果。
  4. 辽金城垣博物馆木质彩绘修复项目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馆藏的彩绘木椁板经拼接共七幅,每幅由 4-7 块不等的木板组成。木椁本体 及彩绘因受环境、生物、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某些 木板表面的原彩绘已斑驳模糊,本体存在不同程度 的缺损和病害,木椁板的搭接部分已经被锯掉,故 每幅木板相对位置不详,尺寸各异,复原难度较大, 保存现状较差。
  针对木质彩绘的保存现状,保护修复工作首先 完成了分解木板的拼对工作。经过比对拼接,七幅 彩绘木板中有五幅可复原完整画面。项目组对可复 原的木质彩绘依据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背板衬托、 边框固定的方式恢复其整体结构,并采用丙烯酸粘 结剂黏结木粉对局部缺失部位进行填补,并对木板 表面彩绘进行了表面清洗和彩绘加固处理。经过修 复的木质彩绘达到了整体展示和彩绘保护的目的。
  5. 圆明园狮子林水关遗址石刻修复项目
  主要完成了石质碑刻表面墨迹、油污污染物、钙质沉积、金属锈迹的清洗试验与实施,本体脱盐处理等,在表面加固材料比选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表面加固处理,同时对断裂构件进行了锚固粘接与表面修复处理。
  6. 云冈石窟五华洞岩体抢救性加固工程设计
  二十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针对五华洞石窟 存在的渗水病害、危岩体垮塌病害、石刻风化病害 等问题,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确保了石窟的安全。但是由于五华洞石窟岩体结构 复杂,以及岩体应力持续性变化、环境因素作用诱 发的石窟岩体风化破坏、材质劣化、强度降低等影响, 五华洞仍存在着顶板岩体开裂、变形等病害,近期这种病害有发展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石窟岩体、 雕像的安全。本项目以五华洞抢救性治理为目的, 开展石窟系统、综合、详细的测绘、勘察、研究工作, 针对危岩体病害、雕刻风化病害,制定抢救性保护 工程设计方案。项目组对五华洞进行了“现存病害 及其分析评估”,并对其第 9- 第 13 窟进行了加固 工程设计,并作出工程预算及危岩变形监测系统的 监测方法、实施程序、技术要求及变形监测布设建议。 此项目设计方案已于2011 年10 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
  7.“丝路霓裳——中亚东部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的服饰对话”国际合作项目
  2011 年 6 月,由我院、德国考古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开展的“丝路霓裳——中亚东部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的服饰对话”国际合作项目启动。该项目以新疆苏贝希等五处遗址出土的服饰文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化、多学科、 持续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以期通过研究揭示出公元 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植被覆盖、地质矿产、畜牧种群等生态特征,染色、鞣皮、 剪裁、缝纫、编织等技术工艺,以及不同季节、不 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部落、不同地域之间各类 服饰的特点和变化。研究过程中将配合出土服饰的 保护、修复、复制开展对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该项目所涉及的出土文物历史久远,保存现状 较差,为了更好地体现新疆古代各类服饰的特点和 审美价值,我院技术人员将通过传统和现代技术手 段相结合的方法对破损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同时将 举办一期以新疆出土皮革服饰文物为主的中长期保 护修复技术培训班,为新疆等地文博系统培养服饰 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我院还将结合项目中开展 的修复实践案例,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合作 编制出版工作手册,内容涵盖出土纺织品和皮制品 的保护、修复、保管、展示等方面。
  截至 2011 年底,项目组三方已草签前期工作协 议并开展了两次实地考察。
  8. 湖南舜帝庙遗址本体保护方案设计项目
  湖南宁远舜帝庙遗址是中国唯一一处从汉代延续至明初为祭祀舜帝而建的大型土遗址祭祀建筑, 也是我国“五帝”陵庙遗址中发现历史文献记载与 出土文物相吻合且年代最早的建筑遗址。遗址本体 病害原因主要有自然风化、雨蚀、生物、微生物、 植物损害等,项目组现已完成现场勘察、取样、实 验室实验、分析检测、现场试验等前期工作,遗址 本体保护方案文本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批。(二)文物修复科研项目
  1.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缓蚀剂的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及其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2011 年,该项目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完成了添 加有负载缓蚀剂的纳米粒子的涂层制备,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缓蚀剂包覆在纳米粒子内,可以延长缓 蚀剂的释放时间,延长保护材料的作用时间。本年 度申请了1项专利;一种制备负载型缓蚀剂的方法。 本项目按期于 2011 年 1 月提交了项目年度报告。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移动实验室在考古发掘现场信息留取技术方法研究
  该课题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完成基于便携式X 光透射等技术建立的考古发掘现场内部结构探测方法研究及基于高光谱、红外热像等技术建立的考古发掘现场土层区分快速分析技术研究任务。2011 年课题开展文献调研,以及室内X光、高光谱预试验等工作。赴山西、陕西西安、湖北荆州及湖南等考古发掘现场开展试验研究。完成 X 探伤方法使用及发展文献综述一篇,完成现场探测报告。
  3. 新疆于阗古国山普拉墓地出土玻璃器产地与工艺的科学研究
  新疆自古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融汇聚之地,其出 土文物及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玻璃在众多种类文物中独特绚丽,并与陶器和青铜器同属于历史最早的三种人造材料之一。因此研究山普拉墓地出土玻璃为代表的新疆文物对探究古代人类的贸易往来、生产技术和艺术审美有重要意义。
  玻璃文物本体蕴含的信息无法在遗址现场获得,只有通过现代仪器科学分析,才能够发掘其潜在的大量信 息。本课题以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藏山普拉墓地一批出土玻璃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刻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 荧光光谱分析、X- 探伤、显微激光拉曼光 谱等等科学手段,力图准确判断玻璃类型和产地来源, 揭示于阗古国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史;同时通过研究其制作工艺探究玻璃的传播路径及当时手工业发展和审美水平。其研究成果可解答更多考古历史问题,为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借鉴。
  项目已完成部分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开展了部分样品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测试工作。
  4. 新疆地区石窟壁画、泥塑彩绘、生土遗址文物保护及文物出土移动实验室需求调查研究
  该项目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实地考察了新 疆地区的石窟壁画、泥塑彩绘及生土遗址的保护 要点,了解新疆地区上述材质文物的主要病害、 制作工艺及环境地质特点,以及维修历史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总结该地区石窟壁画、泥塑彩绘、生土遗址等文物各自的材质特点、病害类型、工艺特点、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历史沿革情况,结合 流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应用范围和技术特点,提 出流动实验室在保护现场的分析需求,并在此基 础上撰写《新疆地区石窟壁画、泥塑彩绘、生土 遗址文物保护及文物出土移动实验室需求调查研 究报告》,为新疆地区上述材质文物保护修复文 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在纸张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纸张中存在的结合水、游离水会对纸张的强度、耐折度、耐久性、形稳性等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课题拟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技术,通过对多种不 同材质纸张,以及同种材料不同保存状态的纸张中纤维素和水分的弛豫时间,分析纸张的微观结构, 获取各种材质纸张及不同保存状态纸张的核磁信息 特征和品质的评价指标,探寻弛豫特征与纸张劣化 间的关系规律。目前国内暂没有利用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技术对纸张微观结构、劣化程度和原因进行分 析研究的先例,该课题的开展有助于拓展纸张的无 损分析手段,探寻纸张劣化的影响因素和机理,从而为纸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2011 年已对部分不同材质纸张的弛豫特性进行了分析测试和对比研究。
  6. 高句丽三室墓早期失效修复材料清除研究
  吉林省集安市现存高句丽时期壁画墓 36 座,其大部分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内涵丰富,成为研究高句丽王朝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上世纪 70 年代,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壁画 颜料老化脱落,曾使用多种现代有机高分子材料加固壁画。但是按照现有的评价标准,施工工艺和材 料选择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眩光和透气性降低; 颜料地仗层出现剥离、脱落现象;暗黄、龟裂;溶解性降低,使得清除材料变为不可逆。因此,针对 早期失效修复材料清除问题设立专项课题,是研究高句丽墓葬壁画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题根据失效材料清洗的原则和原理,并借鉴国内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采用微乳液结合凝胶清洗等方法,研制新型复合清洗剂。该方法低毒、安全、高效,能够有效解决此类壁画病害。
  2011 年,课题组已进行两次现场清洗试验,该方法对高句丽三室墓、五盔坟5号墓壁画早期失效材料均有较好清洗效果,形成了《高句丽三室墓壁画失效修复材料清除技术研究阶段性报告》。
  7. 激光清洗技术在无机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使用意大利政府赠与我院的国内文博行业首台激光清洗机,针对各类无机材质文物表面沉积的有害物质进行清洗实验,以便使这项无接触、安全可靠、快捷彻底、无污染的文物清洗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解决国内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常规清洗技术对本体干预程度较高且存在风险的瓶颈问题,并丰富国内的文物清洗技术。激光清洗探索针对无机材质文物在不同保存状态下进行激光清洗的应用波长、能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建立激光清洗技术应用于无机材质文物的清洗参数数据库, 建立清洗效果评估的评价体系。
  历时两年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发表撰写、翻译论文 4 篇;修复完成金属、石质、壁画等文物 20 件;完成各类试验数百次;建立了激光清洗技术操作规程;对无机文物清洗效果 的评估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大量试验获得了鎏金青铜、壁画、石质(包括彩绘石质)类文物用激光进行清洗的技术参数及使用禁忌。通过本课题 研究,一方面解决了化学清洗、机械清洗给文物带来残留与划痕问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多种方法开 展文物清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课题研究成果将以国内首例详尽介绍激光清洗文物效果、应用参数的形式供业内人士参考使用。
  (三)出水文物保护
  1.“华光礁 I 号”出水陶瓷器、铁器保护修复及木船构件脱盐保护
  本着“全面设计开展木船板的保护处理”、“指导陶瓷器保护修复”、“联合修复金属器”三原则,我院与海南省博物馆共同启动了华光礁 I 号的保护修复工作。项目组成员于2011 年3 月中旬,完成“华光礁I 号”出水陶瓷器脱盐及保护修复方案、“华光礁I号”出水铁器保护修复方案、“华光礁 I 号”出水木船保护修复(1 期)保护修复方案各一份,并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此外,还跟踪“华光礁I号”出水瓷器与木船构件的现场循环水系统的施工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服务。
  2.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为较具代表性的海洋出 水文物,鉴于出水后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的改变,造成文物本体破坏加速,因而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和 科技示范十分必要。本课题拟在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华光礁 I 号”、“南澳Ⅰ号”、“南海Ⅰ号”沉船出木材中沉积的无机盐 水的部分陶瓷器、铁器、青铜器以及木质文物为研 究对象,采取物理、化学等手段,主要开展陶瓷器 清洗与脱盐保护技术与效果评估研究、对多件粘连在一起的铁器进行不分离脱盐研究、三艘沉船出水 铁器凝结物及锈蚀物对比研究、海水中青铜器的腐 蚀行为及脱盐保护研究、木质文物硫铁化合物定量 分析与脱除方法以及木质文物脱水定型加固保护技 术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尝试构建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方法,提供我国同类或相似文物的科技保护模式与规范。
  2011年,项目组已经完成“南澳Ⅰ号”与“南海Ⅰ号”部分出水文物样品的采集与制样工作,同时初步完成前期病害分析测试工作,包括海水成分分析、陶瓷结构成分分析及可溶盐含盐量分析、木质文物材质鉴定、金属文物腐蚀产物分析等工作。
  (四)教育培训
  1.举办大足彩绘贴金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2011 年4月3 日 -7月1日,由我院和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对来自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和重庆 市文物局所辖8个文博机构的18名学员进行了综合培 训,有22 名老师进行了539 课时的讲授与指导。本项培训旨在为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培养现场保护 修复技术人员,是一次工程实践与教学培训相结合的有 益尝试,为顺利完成千手观音本体修复提供了人才保障;为重庆地区建立了一支彩绘贴金石质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队伍。
  此次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借鉴以往石质文物保护 修复的课程设置,考虑千手观音本体保护修复工程需要,结合学员特点,设置了本次培训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时间安排上理论学习占 30%,现场实习占70%。课程涉及文物修复理论、地质学、材料学、环 境控制、工艺及修复技术、检测分析、信息技术等基本 理论和基本操作训练。
  2.举办2011年度全国新任考古发掘领队岗前培训班2011 年5月11日-25 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我院承办的“2011 年度全国新任考古发掘领队岗前培训班”在洛阳开班,来自全国 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2 名新任考古领队参加了培训。11 位专家就田野考古规程、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技术、保护材料和检测方法、信息学应用和公共考古学等进行了讲授。参训人员获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领队证书和业务培训证书。 本次培训以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技术为核心,旨在加强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意识,掌握考古发掘现场 保护、提取、包装、运输技术等技能,了解国内外考古现场保护技术应用情况。主要课程包括田野考古规程修订及介绍、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材料和技术、技术关联性、考古和大遗址的管理、信息学应用等。 国家文物局关强司长和黄元副司长亲自授课,分别 就考古管理和大遗址保护、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及职 业道德建设进行了讲解。教学内容的设置注重实用性,以现场出土文物的预处理和应急技术为主体。专家与学员还就考古发掘过程中遇到的现场保护问题进行了讨论。培训期间,学员们借助此次培训平台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经验交流。培训班的举办对 增强考古领队发掘现场保护意识、提高现场保护和决策水平,加大考古现场保护技术在考古发掘中的 力度等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
  (五)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1 年,我院申请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并于 12 月份接到了协会正式下发的入会通知,成为文博系统首个加入分析测试协会的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登记的专业性社会团体,于 1986 年成立,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分析测试机构交流的大平台,加入分析测试协会对提高我院分析仪器的应用水平,将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