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养计划


  2011-03-21
        基于中国、日本、韩国对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共同文化背景文化遗产的关注,在著名中日友好人士平山郁夫先生的倡导下,中国国家文物局、日本财团法人文化财保护艺术研究助成财团、三星日本公司于2005年9月签署协议,合作实施为期五年的“中日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员合作培养项目”。该项目具体执行机构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项目的目标是:以为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省份、自治区培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为契机,开创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中国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中青年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带动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学术交流,并能促进两个研究机构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中日友谊,拓展亚洲在丝绸之路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五年的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和效果:
  1)通过为期五年(2006-2010年)的合作培训,为丝绸之路沿线省份、自治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培养了103名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在土遗址保护、古建筑保护、考古发掘现场保护、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陶瓷金属保护修复、纺织品保护修复、纸张书画保护修复、壁画保护修复、博物馆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培训,系统地为丝绸之路沿线文博单位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

        2)通过多学科理论教学、检测监测实验、科学分析、现状评估、综合实践等多种训练手段,提高了专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使之成为日后开展相关工作的高质量技术核心,能够独立主持研究课题或保护项目,带动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在项目中完成了一百余件金属、陶瓷器、纸张、纺织品、壁画等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完成了宁夏省博物馆保存环境现状评估及改造设计;完成对甘肃汉代土阙的保护修复、青海塔尔寺内一处古建筑的修缮勘察设计、考古发掘现场的展示性保护研究等。

        4)针对土遗址的保护及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积累了一系列实验、试验、监测数据。
  5)通过新的培养模式,获得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培训经验,并作为带动其它地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综合培训的动力,促进全国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6)通过培训,完成并出版了3本专业论文集,并于2010年底结项期间举办了由中日韩三国专家以及培训班学员共同参加的学术研讨会;

供稿人:张可、高雅
核稿人: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