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11-03-09
工作缘起:       
        2009年底,我院承接了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委托的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编制的任务。按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8版)的有关要求,为申请将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制提名文件。
  自2005年教科文组织修改申报操作指南以来,对申报文本的要求逐步提高,审核更加严格,也使得申报文本的撰写难度前所未有。申报文本的编制,既要严格遵循世界遗产操作指南的要求,符合其特有的“游戏规则”,又要深入挖掘遗产自身的价值,体现其突出的作为人类共有的遗产的普遍价值,其中蕴含的工作量十分巨大。
  对于规划设计所,是第一次完整地编制一处遗产的申遗文本,无论在项目组织还是编制技术方面都是很大的挑战。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2010年7月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成为规划设计所乃至文研院工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工作概况:
        申遗文本编制对于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界,是技术要求高、责任风险大的项目。自去年年底接受哈尼梯田申遗文本编制任务以来,规划设计所同志发扬钻研精神,奉献精神,表现出杰出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不畏辛苦,加班加点,努力拼搏,团结一心,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申遗文本初稿,并获得了世界遗产专家与国家局的高度评价,展现了年轻团队的自信、活力与风采。
  在文本编制的过程中,由于遗产地基础研究的匮乏,在文本编制任务之外,我们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农业遗产是世界粮农组织近年来开展的重要工作。农业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景观遗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更准确把握哈尼梯田的文化遗产价值,我们数次请教现代农业科技与古代农业史的专家,通过对哈尼梯田中所具有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艺——育种技术、筑田技术、稻鱼共生技术,以及现在所具有的水稻种质资源多样性、优良性,进而保障了粮食生态安全的重大贡献的阐述,揭示了哈尼梯田现代科学价值与文化传统之间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有力的实证了哈尼梯田是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以及是人与自然长期以来持续相互作用的典范这一核心价值。
  长期以来,对哈尼梯田的研究集中于民族学、民俗学等领域,而很少生态学、农学、乡土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导致对哈尼梯田的认知更多局限在梯田美的层面。但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是不可能仅仅因为美景而被认可。为此,我们引入了人居环境科学理念,积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自然、与产业方面的深层动因,阐明其正是由于这些动因的相互作用,而最终使梯田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稳定的延续了一千多年,并体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进而积淀为极富特色的文化与传统。而这些文化与传统,又成为梯田延续最强大的动力。人居环境是一门新兴科学,它以整体的时空观,来看待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给予了我们一个强有力的方法论,来更为全面的认识哈尼梯田的突出普遍价值。


进展情况:
        目前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编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项目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1. 2010.01——02,项目启动:哈尼梯田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工作。

2. 2010.03——04,专题研究: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可持续分析
3. 2010.04——06:文本初稿编制
4. 2010.07:完成文本初稿。
5. 2010.08:文本修改和完善
6. 2010.09:提交终稿
主要成果:
1. 完整的编制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

2. 应用GIS对申报遗产区和缓冲区境内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分布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

3. 完成了基于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两项院自主课题

4. 在2010.04.10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做主题报告《关于农业类文化景观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思考——以哈尼梯田为例》并发表论文。


主要收获:
        通过申遗文本的编制,我们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通过文化景观、农业遗产、人居环境、生态科学等领域的专题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遗产的价值,也更加激励我们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不断的开拓、探索与创新。

供稿人:张谨、核稿人: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