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

从领域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具有两大特点:其一,与本院其他领域相比,非自然、自发形成和延续的领域,而是自觉、自主创建和经营的领域,反映了研究院对行业需求和自身事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其二,与其他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机构相比,文研院充分依托多专业优势,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专业技术咨询,目前已形成前期研究、资源调查、申报文件编制、规划设计、监测评估等技术环节完备的业务链,是国内在该领域唯一的业务类型基本全面的机构,使本院多专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遗产申报工作和监测工作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区别与其他领域的显著标志,因此,2010年启动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文件编制项目,可视为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转折点,以此划分为2个阶段:2010年之前为积累阶段;2010年之后为创新阶段。

 

(一)2006-2009年,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积累阶段

2006-2009年,处于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积累阶段,此阶段依赖院传统优势领域——古建筑保护和岩土文物保护,以世界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设计和文物调查、勘察为主要业务类型。

1、世界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

保护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研院从事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重要优势。2006-2009年,文研院承担的本体保护工程主要包括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万佛洞段保护工程设计、西藏布达拉宫西印经院壁画保护修复工程、重庆大足石刻小佛湾保护建筑修缮设计、山东省曲阜尼山孔庙维修工程等。这些文物保护工程不仅对世界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保护,而且在工程实施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勘察、考古、测绘和评估,通过全面调查了解与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历史遗迹、周边环境和文献资料,留下了丰富、珍贵的前期勘察、测绘资料,为日后其他保护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参数,为文研院将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长城资源调查工作

2007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文研院承担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合作成立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在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以及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的指导下,项目组比较全面、准确的掌握了长城的长度、分布、构成、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保护管理现状等情况,调查成果主要体现在:获得了长城资源的最新调查数据、明确了长城环境与破坏因素、清楚了长城资源保护管理现状、研发了长城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准确量测并得到长城长度、各类设施准确数量等基本数据,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了长城研究领域,为下阶段长城保护工程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2010-2015年,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创新阶段

2010-2015年,为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创新阶段。院事业规划、机构机制、以及院领导的重视为领域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指引和保障。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列入院阶段性目标、重点发展方向以及主要任务。同年,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世界遗产部为其下设的三级机构。2012年,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授牌。2015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设机构正式成立并独立开展工作。在此五年之中,对每个重大项目,刘曙光院长、柴晓明书记都曾亲自带队,多次赴现场考察调研。此阶段以新的项目类型——申报文件编制工作起步,以不断开拓新业务方向为动力,以不断融合院传统优势领域为支撑,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形成了业务优势。

(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

2010年,文研院承担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的编制工作,以新型遗产——文化景观、新的项目类型——申报文件编制,开启了文研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创新阶段。作为文研院承担的第一个申遗文本项目,持续学习、艰苦创新贯穿了整个项目过程,包括对文化景观这类新型遗产内涵和特定价值的认识、对活态遗产保护原理和管理方式的探索、对世界遗产申报地现场整治目标和手段的思考等等。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1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5处世界遗产。

(2)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文本

2011年,文研院承担了第二个申报文件编制项目——《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件和管理规划编制》。按照“整体保护、部分申遗”的策略,承担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件和管理规划编制》两项核心工作。在申遗文本编制过程中,针对中国大运河申遗面临文献史料和实物遗产匮乏、系统研究薄弱等困难,项目组不断深入遗产点考察调研,深化、磨砺遗产价值的研究和阐释,以遗产构成范围和突出普遍价值相互印证,循环往复多次,最终克服了大运河申遗的完整性难题,提出了符合申遗需求的遗产清单,为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3)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文研院承担了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件及保护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继承新型遗产保护研究创新之路和多个专业技术环节相衔接的基础上,还探索建立了融合院传统优势领域的工作机制——把岩土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吸收入申遗文本之中,并同步开展了病害勘察工作,从而使文研院的多专业人才优势真正有效地促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业务优势。

 

(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近年来,文研院结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工作,开展了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编制等工作。其中包括: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龙门石窟保护管理规划、杭州西湖十景保护管理规划、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代表性文化史迹保护管理规划等。

 

(四)世界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工程

近年来,文研院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在阐释与展示方面开展了比较丰富的研究和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分水遗址展示设计、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策略研究(院内自主课题)、洛阳市含嘉仓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等。这些项目对大运河等重点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也成为结合文物保护原则与展示服务功能性原则的良好范例。

 

(五)世界文化遗产监测

文研院于2013年正式开始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组通过与文物保护、信息化、系统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共同研究和深入交流,形成了以总平台功能模块、监测数据和指标体系、预警信息与处置、监测业务流程与功能等构成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其中总平台包括6大功能模块,分别是遗产信息、预警信息、遗产监测、定期评估、监测报告、遗产档案;监测数据和指标体系包括对应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对遗产价值有影响的17大类、59项监测数据;预警信息与处置以总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和处置为辅,追踪遗产地平台预警、处置信息为主;监测业务流程与功能上将监测流程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监测项目与保护工程相结合、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相结合。目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通用平台均已上线,这预示着由文研院组织开发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警监测系统”在经过两年的研发、调试之后将正式启用。同时启动了大运河、苏州园林和龙门石窟等3个地方平台与总平台的对接,将逐步实现国家-遗产地两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同时,文研院也开展了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其中包括:大运河遗产档案中心与监测平台建设技术服务、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州墓葬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二期)需求研究、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指标研究、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编制等。与此同时也承担了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相关的政府采购项目,主要包括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评估(一期)、中国大运河监测预警总平台提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建设(二期)等。

 

(六)相关理论研究

文研院作为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在按时、保质的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各项工程项目的同时,也开展了诸多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专项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院自主课题《元阳哈尼梯田与其他梯田类文化景观之比较研究》、院自主课题《基于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认定的哈尼族农业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自主课题《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策略研究》、院自主课题《大运河遗产现存体系研究》、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中国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