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1973,集体下放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

1966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化部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及古代建筑修整所除在19665月至19677月期间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维修工程,完成了高分子化学材料灌浆修复加固混凝土大梁裂缝的政治任务之外,其他业务工作全部中止,全国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从此进入停滞阶段。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中意两国政府联合实施的“中意合作支持北京中国文物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培训项目”于2002年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后简称“培训中心”)。该机构在我院整体学科布局和发展框架下,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坚持“教学、科研、工程”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教育培训为基本、科技研究为支撑、文物修复工程为主体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教育培训、修复工程、科技研究、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运转、国际交流等基本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为全国各级文物机构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业务骨干,在培训制度建设、技术理念推广等方面都起着先驱作用,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截至2014年底,我院的教育培训工作已走过13年的春秋,经过13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的教育培训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建立伊始的几间办公室,逐渐发展成为蜚声国内外的系统开展正规培训、场地设施完善的文博人才培养基地。我院教育培训的13年不断为院的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也是我国文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简要回顾我院的教育培训工作,有助于分析我院人才培训规划得失,推进培训部门优质发展,充分发挥我院在全国文博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回溯13年,我院的教育培训工作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4年,为我院教育培训工作的起步创业期。

这一时期培训中心初步建立,培训类型以专业干部管理培训为主。在教育培训体制上奠定了中心未来的发展框架,建立了从培训方案、课程设置的报批到实施的模式;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选聘及酬金标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及教学成果出版转化的制度。

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1年,是我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经过机构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我院的教育培训工作进入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技术人才的新时期,在提高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素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较大支撑。

该阶段以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一期、二期项目(图1,图2),中日韩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五年培训(图3)和政府援外培训(图4)等项目为契机,建立并完善了7个高标配修复实验室,1个化学处理室,2个修复诊断测试室以及独立的文物库房和材料库房。这一阶段共完成41项大型国际、国内培训项目,大规模、持续性的技术培训推动了我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学员档案管理、教学管理手册编制、教学资料汇编出版的制度得以确立。在培训上,我院逐渐确定“考试择优录取、召开任课教师碰头会、导师指导论文开题、举办结业论文报告会、开展修复作品展览”的五项原则以规范培训工作和确保项目质量。教学对象逐渐从无机质文物深入到有机质文物,从可移动文物拓展到不可移动文物。在机构建设方面,我院培训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性、行业引领性、开放性特点的教育培训基地

第三阶段,从2012年到2014年,为我院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化调整期。

这一时期,根据我院体制改革的特点和要求,教育培训工作也从中长期的基础培训向短期的高层次专题培训转轨,进一步强化培训的科研力度以及时解决文物保护修复中的疑难杂症。这一阶段我院还不断探索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探索与地方合作培训的模式。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各材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培训教材和适合短期培训的技术手册。3年来,共开展海洋出水脱盐技术、化学清洗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等8个专题培训,分别与湖南、西藏、山西等地合作举办近现代文物、壁画和彩绘泥塑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编制出版《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考古现场保护概论》、《架上绘画修复》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