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研究

古文献研究室,其建制可追溯到1974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的竹简帛书整理时期。1978年,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这是当时唯一一个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出土古代文献资料为主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之后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合并为中国文物研究所,即现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之一。

 2006至2015年,是全国出土文献研究事业继续蒸蒸日上的10年,古文献研究室作为国家文物局下属的唯一从事出土文献研究的平台,在院领导和退休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凭藉对文物事业的热忱,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和敬畏,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奔波在全国各个出土文献集中的地方,寻求整理研究的合作项目,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出土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先后组织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新疆博物馆新获文书”、“肩水金关汉简”、“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的研究;一方面各自努力,静心钻研,笔耕不辍的继续自己心仪的学术研究。还通过举办“出土文献培训班”、继续出版《出土文献研究》、并承担了文研院的自主研究课题,在国内出土文献依然树立着文研院古文献研究室的旗帜,在当今学林中续写着古文献研究室的辉煌。

“走马楼三国吴简整理”,系多年前连续课题。中国的简牍帛书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发现以来,总的简牍数量达到了数万枚,而走马楼三国吴简一批,数量就达十万枚、约200余万字,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这批简牍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232)至嘉禾六年(238)的年号。每枚的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至120字,竹简每枚30字至40字。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经初步统计,此简牍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自1999年始,《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由长沙市简牍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家合作整理,至今已经陆续由文物出版社出版6卷,每卷分上、中、下三大本,有力地促进了有关三国时东吴历史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空白。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2004年至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时为中国文物研究所)曾成功举办了四期有全国重点省市文博单位人员和外国访问学者参加的“出土文献抢救、保护、整理、研究骨干培训班”。培训班授课教师以我们研究室和文研院专家为主,并且聘请了国内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顶级专家为培训班学员授课,讲授的课程涵盖了竹木类文物、纸质文物的保护,古文字、楚简、秦简、汉简、帛书、石刻文字、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等各类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先后为全国文博界培养了百余位学员,其中部分学员在培训后成为本单位学术研究的骨干或担任所在单位的学术领导工作,在全国文博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2007年举行的第四期培训班,吸纳了来自台湾7名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出土文献与文物的学习考察,对其进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力促进了两岸之间的学术研习与交流。

《出土文献研究》是1985年唐长孺先生任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时创办的以书代刊的不定期出版物。是国内第一种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专业集刊,自创办以来,即受到广泛瞩目。至1999年共出版5辑。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度停刊。2004年,院里决定筹措资金重新复刊《出土文献研究》,其中第6-8辑每年5万元,第9辑始,由于出版成本增加调整至每辑8万元。至2014年已陆续出版了第6—13辑,第14辑将在2015年年底出版。复刊后的《出土文献研究》刘绍刚、杨小亮任主编、副主编,并得到了现已退休的胡平生、李均明、邓文宽几位先生鼎力相助。他们不仅参与每辑的选题、约稿的讨论,也参与了所有稿件的审稿乃至校对工作,其精益求精的严谨学风保证了论文的规格和品质。   近年来,《出土文献研究》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国内地下出土资料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在2014年通过的2011“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计划中,文研院的《出土文献研究》被列为中心认可的核心刊物,进一步提高了该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

随着全国各地文物考古部门的壮大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力量的增强,古文献研究室不再是唯一的出土文献整理的“指定”合作单位。地方出土资料主动交付我们整理的时代一去不返。和其他部门不同,我们研究室也没有国家文物局交付的科研任务,这要求我们自己走出去,积极向地方文博单位寻求合作。10年间,我们先后主动与新疆博物馆、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博物馆等兄弟单位合作,整理出版了重要的出土文献,包括《新疆博物馆新获文书研究》、《肩水金关汉简》整理出版、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的整理等。

在这些项目中,通过这些研究项目,我们不但完成了这些大的科研任务,也通过这些项目在古文献研究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

2014年,由清华大学牵头向财政部、教育部申请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得批准。该中心由“九校一院一所”组成,在院领导的大力促进下,我们跻身其中,成为分中心之一。文研院刘曙光院长任“创新中心”理事,刘少刚任“管委会”委员和“简帛研究”平台主任,胡平生、李均明任中心PI。另外还聘请了我室部分已退休的研究员和原中华书局的专家参加到协同创新中心之中,杨小亮和郑子良、赵夏、何流、余建立成为中心骨干,我们凭借“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将有希望重塑出土文献研究的一个辉煌时期。